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肌肉萎缩没力气是怎么回事

2025.09.30 16:08

肌肉萎缩没力气通常是由于肌肉组织体积缩小、力量减弱导致的病理现象,常见于神经损伤、长期制动、营养不良或某些疾病状态。肌肉功能下降会直接影响运动能力,严重时可能伴随疼痛或功能障碍。

肌肉萎缩的发生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神经信号传导异常、蛋白质合成减少或分解加速。神经源性萎缩多见于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肌肉因失去神经支配而逐渐退化。废用性萎缩则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有关,肌肉因缺少刺激而代谢减缓。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遗传性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也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炎症性肌病或肿瘤消耗等全身性疾病同样会引发肌肉无力。

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需结合病因干预。神经损伤患者需尽早康复训练,电刺激或物理治疗有助于延缓肌肉退化。长期卧床者应被动活动关节,避免废用性萎缩。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若伴随疼痛或快速消瘦,需排查肿瘤或免疫性疾病。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肌肉损伤。定期监测肌力变化,必要时通过肌电图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