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过缓是什么原因引起

2024.10.12 11:00

心律过缓可能的病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药物影响、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性因素:心律过缓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一些运动员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心脏功能较强,心肌收缩力好,每搏输出量多,心跳次数相对较慢,但仍能满足身体的血液供应需求。睡眠状态下,人体代谢减缓,心脏跳动也会相应变慢。

2.心脏疾病:心脏本身的病变是导致心律过缓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可能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导致心跳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律失常疾病也会使心律减慢。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心律过缓。常见的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心脏的电活动或心肌收缩力,从而影响心律。

4.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引起代谢率降低,导致心脏跳动变慢。低血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影响心律。

5.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的病变,如颅内压增高、脑卒中等,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导致心律过缓。

心律过缓的原因较为复杂,有时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出现心律过缓的患者,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其症状、体征、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结果,以明确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心律过缓导致明显的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措施来改善心脏功能,保障身体的正常血液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