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秋季血压不稳定怎么办

2024.10.12 11:00

秋季血压不稳定可通过以下方式应对,监测血压变化、调整饮食结构、适度增加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监测血压变化:定期测量血压是了解血压波动情况的关键。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如早晨起床后、下午或晚上,记录血压值。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要注意正确的测量方法,如测量前休息5-10分钟,保持手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等。

2.调整饮食结构:秋季饮食宜清淡,减少钠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例如,多吃芹菜、洋葱、苹果等,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要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因为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3.适度增加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稳定血压。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可选择在温暖的时段进行运动,如上午9点后或下午4点左右。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5次。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4.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波动对血压影响较大。秋季容易产生悲秋情绪,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5.遵医嘱用药:如果已经确诊高血压并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在秋季血压不稳定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方案。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秋季血压不稳定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管理。通过监测血压、调整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心态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