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脏穿刺检查是什么意思

2025.01.07 17:53

肝脏穿刺检查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在肝脏部位插入细针,获取肝组织样本,以便进行病理学分析和其他相关检测。这项检查通常用于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诊断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肿瘤等,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在进行肝脏穿刺检查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肝脏的具体位置和状态,以确保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穿刺通常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以提高准确性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在检查前需要禁食数小时,以降低穿刺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穿刺过程中,患者会被局部麻醉,虽然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但一般不会有剧烈的疼痛。获取的肝组织样本会被送往病理实验室进行分析,医生会根据结果来判断患者的肝脏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在进行肝脏穿刺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术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出血倾向、过敏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尤其是抗凝药物。其次,术后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或感染的迹象,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术后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或不适,通常可通过口服止痛药来缓解。患者在穿刺后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适当的休息,以促进恢复。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与患者进行后续沟通,必要时安排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患者在接受肝脏穿刺检查前,了解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