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如何诊断月经不调

2025.04.02 17:20

诊断月经不调需要综合考虑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内分泌功能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月经周期、经期持续时间、经量变化以及伴随症状,如痛经、乳房胀痛等。询问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压力等。家族史也是重要参考,特别是与内分泌相关的疾病。通过全面了解病史,可以初步判断月经不调的可能原因。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等基本指标,评估是否存在肥胖或消瘦。检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如乳房、阴毛分布等。妇科检查可以观察外阴、阴道、宫颈的情况,排除器质性病变。腹部触诊可以初步判断子宫和附件的大小、位置及有无压痛。

3.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基本检查,排除全身性疾病。性激素六项检查是诊断月经不调的重要手段,包括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和泌乳素。甲状腺功能检查也是必要的,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常导致月经紊乱。

4.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可以观察子宫、卵巢的大小、形态及有无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必要时进行盆腔CT或MRI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对于怀疑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可以进行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情况。

5.内分泌功能评估: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排卵试纸等方法评估排卵功能。对于怀疑有垂体或下丘脑病变的患者,可以进行垂体功能检查,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必要时进行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排除代谢性疾病对月经的影响。

月经不调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明确病因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