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动脉瘤是怎么形成的

2025.09.25 16:46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主要与血管壁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当动脉壁中层发育缺陷或遭受损伤时,局部血管壁逐渐变薄,在血流冲击下向外膨出,形成囊状或梭状扩张。高血压、动脉硬化、感染或遗传因素可能加速这一过程,最终导致瘤体破裂风险增加。

颅内动脉瘤的病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先天性血管壁中层肌层缺失可能使血管弹性减弱,而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会进一步削弱血管壁的耐受性。血流动力学方面,血管分叉处或弯曲部位易受血流剪切力影响,长期冲击可能导致局部内膜损伤。吸烟、酗酒或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综合征也可能促进动脉瘤发展。部分病例与家族遗传倾向相关,提示基因变异在发病中的作用。

预防和管理颅内动脉瘤需重视基础疾病控制。定期监测血压、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可降低风险。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视力模糊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排除动脉瘤破裂。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减少血压波动。影像学随访如CTA或MRA对评估瘤体变化至关重要,必要时需手术或介入治疗以预防致命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