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药

2024.10.12 11:00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降压药、降糖药、改善心肌代谢药等。具体分析如下:

1.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氯吡格雷则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发挥抗血小板效应。这些药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应用广泛。

2.降脂药:降脂药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如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主要降低甘油三酯。依折麦布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降压药:控制血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至关重要。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氢氯噻嗪、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缬沙坦等。利尿剂通过排钠排水,降低血容量来降压。钙通道阻滞剂能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降糖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控制血糖非常重要。常见的降糖药有二甲双胍、胰岛素等。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糖输出,降低血糖。胰岛素则直接补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有效控制血糖。

5.改善心肌代谢药:如曲美他嗪,可优化心肌能量代谢,增加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心功能。

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并发症、药物耐受性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和调整。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还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综合管理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