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同型半胱氨酸高会引起血压高吗

2024.09.10 18:14

同型半胱氨酸高可能会引起血压高。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时,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压。一方面,高同型半胱氨酸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血管内皮受损后,还容易引发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一步加重对血压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影响体内一些激素和物质的平衡,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调节失衡,促使血压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还可能增加氧化应激,对血管造成损害,间接影响血压。

大量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对于存在同型半胱氨酸高的人群,尤其是同时伴有高血压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年龄较大等其他危险因素时,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对于这类人群,应重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监测和干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减少动物蛋白摄入、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营养素,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这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同时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在降压治疗的同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型半胱氨酸高与血压高存在一定关联,应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