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什么是慢性肺炎

2024.11.12 10:44

慢性肺炎是指肺部的炎症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的肺部疾病。

慢性肺炎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急性肺炎治疗不彻底,比如在感染肺炎后没有按照疗程规范使用抗生素,使得肺部的炎症未能完全消除,残留的病菌持续在肺部引发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感染,如结核菌感染等,本身病程就较为迁延,容易发展成慢性肺炎。患者自身的机体状况也对慢性肺炎的形成有影响,例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像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的患者,身体抵御病菌的能力弱,一旦肺部受到感染,就更容易发展为慢性肺炎。

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慢性肺炎会导致肺部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肺泡壁增厚,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这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并逐渐加重。在影像学检查上,如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存在炎症浸润阴影、纤维条索影等表现。慢性肺炎的治疗相对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肺部通气功能等,而且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生活中的调养,如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加强营养、适当锻炼等,以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