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鼓膜穿刺术有什么危害

2025.10.20 17:58

鼓膜穿刺术可能导致术后感染、听力暂时性下降、鼓膜愈合延迟、眩晕或耳鸣、穿刺部位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感染:鼓膜穿刺术属于有创操作,若术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中耳感染。感染表现为耳痛加剧、流脓或发热,严重时可能扩散至内耳或颅脑。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避免污水进入耳道。

2.听力暂时性下降:穿刺后鼓膜出现微小穿孔,短期内可能影响声波传导,导致听力轻度减退。多数患者穿孔可在1-2周内自行愈合,听力随之恢复。若穿孔长期未愈或扩大,需进一步评估是否需手术修补。

3.鼓膜愈合延迟:部分患者因体质差异或慢性炎症,穿孔愈合时间延长。长期未愈合的穿孔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形成永久性穿孔。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减少鼓膜压力变化。

4.眩晕或耳鸣:穿刺刺激中耳结构可能影响内耳平衡功能,引发短暂眩晕或耳鸣。症状通常数小时内缓解,若持续超过24小时需排除内耳损伤。术中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穿刺可降低风险。

5.穿刺部位出血:鼓膜及周围组织血管丰富,操作中可能引发出血。少量出血可自行停止,大量出血需压迫止血并检查是否损伤深部血管。术前评估凝血功能,术中避开血管密集区。

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潜水;两周内禁止乘坐飞机或进入高压环境;出现持续耳痛、发热或听力骤降应及时复诊;儿童患者需密切观察是否因疼痛影响睡眠或饮食;慢性中耳炎患者穿刺后需加强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