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35岁隐睾一定要切除吗

2025.11.04 15:23

35岁隐睾是否需要切除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并非绝对必要,但多数情况下建议手术干预。隐睾指睾丸未降至阴囊,长期滞留腹腔或腹股沟区,可能增加恶变风险并影响生育功能。成年后隐睾恶变概率显著高于正常睾丸,手术切除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尤其对已出现萎缩、质地异常或伴随症状者更具必要性。

隐睾的治疗决策需综合考量睾丸位置、功能状态及个体健康状况。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MRI可评估睾丸形态及是否合并肿瘤,激素检测反映睾丸内分泌功能。保留睾丸的固定术适用于仍有功能的低位隐睾,但35岁患者睾丸功能多数已严重退化,保留价值有限。高位隐睾或疑有恶变时,腹腔镜探查切除是首选方案。未治疗的隐睾除癌变风险外,还可能引发扭转、疼痛等并发症,手术切除可彻底消除隐患。术后需病理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定期随访监测对侧睾丸功能及激素水平。

注意事项包括术前全面评估心肺功能及凝血状况,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隐睾切除后可能需激素替代治疗维持睾酮水平,尤其对双侧隐睾患者。定期体检监测肿瘤标志物如AFP、HCG,早期发现潜在病变。35岁后隐睾恶变风险随年龄递增,延迟治疗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及预后风险。咨询专业泌尿外科医师,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