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急性脊髓炎怎么办

2025.08.01 08:56

急性脊髓炎需及时就医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配合免疫调节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加强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和压疮。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急性脊髓炎属于神经系统急症,需通过磁共振和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以住院为主,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静脉用药或口服药物。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瘫痪程度加重,甚至影响呼吸功能。

2.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是常用手段,通过抑制免疫反应缓解脊髓水肿。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递减原则,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反跳现象。同时需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防范激素副作用。

3.配合免疫调节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对于激素效果不佳或复发病例,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避免过度抑制免疫功能引发感染。

4.加强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尽早介入康复,包括肢体被动活动、电刺激及步态训练。运动量需循序渐进,结合针灸或推拿改善肌张力。坚持锻炼有助于神经功能重塑,减少后遗症。

5.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和压疮: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排尿困难者需导尿并定期膀胱冲洗,降低尿路感染风险。高蛋白饮食和被动翻身可预防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

急性脊髓炎病程较长,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如发热或肢体麻木加重需立即反馈医生。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激素类。恢复期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康复效果。定期复查磁共振评估脊髓病变范围,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