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多发性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治疗

2025.03.06 10:21

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治疗应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生长速度及患者的症状综合评估,通常包括定期随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对于无症状且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通常建议定期超声检查监测其变化。若息肉较大、增长迅速或伴有胆囊炎、胆结石等症状,则需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多发性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定期随访是主要策略,通常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息肉是否增大或形态变化。若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或短期内迅速增大,可能存在恶变风险,建议行胆囊切除术。若患者伴有胆囊炎、胆结石或反复右上腹疼痛等症状,手术切除胆囊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和微创的腹腔镜手术,后者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首选方法。药物治疗方面,针对胆固醇性息肉,可尝试使用降脂药物或胆汁酸制剂,但疗效有限,不能替代手术治疗。

在治疗多发性胆囊息肉时,需注意首先,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控制体重,减少胆囊负担。其次,定期随访至关重要,不可因无症状而忽视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再次,若选择手术治疗,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术后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腻食物,促进恢复。对于胆固醇性息肉患者,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确保用药安全。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治疗需个体化,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