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胆脂瘤中耳炎怎么形成的

2025.10.20 17:59

胆脂瘤中耳炎的形成与中耳通气功能障碍导致负压吸引、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促使上皮组织异常增生、先天性发育异常形成上皮残留、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中耳腔环境失衡、外伤或手术导致上皮植入中耳腔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中耳通气功能障碍导致负压吸引:中耳腔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维持气压平衡。当咽鼓管阻塞或功能障碍时,中耳腔形成负压,鼓膜内陷形成囊袋。囊袋内脱落的上皮细胞堆积,逐渐形成胆脂瘤。长期负压还会导致局部黏膜缺血,进一步加剧上皮增生。

2.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促使上皮组织异常增生: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炎症刺激中耳黏膜,导致角化上皮过度增生。脱落的角质层无法正常排出,在中耳腔堆积形成团块。炎症还会破坏局部防御机制,使增生组织向周围骨质侵蚀,形成胆脂瘤的典型破坏性特征。

3.先天性发育异常形成上皮残留:胚胎发育时期,中耳腔上皮组织未完全退化,残留的鳞状上皮形成先天性疾病。这些上皮细胞具有持续角化特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堆积成团块。先天性胆脂瘤多位于鼓室或乳突,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能破坏听小骨或内耳结构。

4.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中耳腔环境失衡:咽鼓管是调节中耳气压的重要通道,功能异常会导致中耳腔长期处于低氧状态。缺氧环境促使黏膜化生为角化上皮,同时影响纤毛清除功能,使脱落上皮滞留。反复感染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形成胆脂瘤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存的病理状态。

5.外伤或手术导致上皮植入中耳腔:鼓膜穿孔或中耳手术可能将外耳道皮肤带入中耳腔,植入的上皮持续生长并角化。创伤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包裹角化物质形成继发性胆脂瘤。此类胆脂瘤发展较快,可能早期侵犯周围骨壁,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

出现耳痛、听力下降或耳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冲洗。治疗需结合影像学评估范围,术后定期清理术腔防止复发。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擤鼻等增加中耳压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