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尿胆原和尿胆素呈阳性是什么意思

2025.08.18 16:37

尿胆原和尿胆素呈阳性通常意味着肝脏功能可能存在异常,或者胆道系统可能受到影响。尿胆原是由肠道细菌将胆红素转化而成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含有少量尿胆原,而尿胆素则是尿胆原在肾脏中进一步转化的产物。若尿液中这两种物质均呈阳性,可能提示肝脏疾病、溶血性贫血或胆道梗阻等问题。

尿胆原的增加通常与肝脏疾病有关,如肝炎、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等。在这些情况下,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增加,进而通过肠道转化为尿胆原,最终排出体外。另一方面,尿胆素的增加则可能与胆道梗阻有关,例如胆石症或肿瘤压迫胆道,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最终通过尿液排出,形成尿胆素。除了肝脏和胆道问题,溶血性贫血也可能导致尿胆原和尿胆素的升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红细胞破坏加速,释放出大量胆红素,肝脏处理不及,导致尿液中这两种物质的增加。

在进行尿胆原和尿胆素检测时,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样本的采集和保存应当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避免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尿液应在清晨首次排尿时采集,因这时尿液浓缩程度较高,结果更具代表性。其次,某些药物或食物可能会干扰检测结果,因此在检测前应告知医生近期所用的药物和饮食情况。若检测结果异常,建议进一步进行肝功能、胆道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全面评估肝脏和胆道的健康状况。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变化也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确保早期干预和治疗。通过综合分析尿胆原和尿胆素的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