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经常吃降压药有哪些副作用

2024.10.12 11:00

经常吃降压药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包括引起干咳、影响性功能、导致低血压、引起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抑郁。具体分析如下:

1.引起干咳:降压药中的某些成分,如ACE抑制剂ACEI,可能导致干咳。这是因为ACE抑制剂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体内缓激肽水平升高,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干咳。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干咳,尤其在夜间或躺下时加重,给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2.影响性功能:一些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性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这类药物通过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脏负荷,但同时也可能影响性激素水平,导致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与医生沟通,寻求替代药物。

3.导致低血压:降压药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血压,但有时可能会出现血压过低的情况,即低血压。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晕厥。患者在使用降压药时应密切监测血压,遵循医生建议,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4.引起电解质紊乱:部分降压药,如利尿剂,可通过排钠、排水来降低血压。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心脏、肌肉等器官功能,需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查,必要时补充相应电解质。

5.可能引发抑郁:长期使用某些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与抑郁症状有关。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影响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导致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抑郁症状。若出现抑郁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方案。

降压药在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使用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遵循医生建议,适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轻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也有助于降低药物副作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