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患有胃黏膜应该怎么办

2025.02.02 15:25

胃黏膜受损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刺激、药物治疗、定期检查、改善生活习惯来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饮食对于胃黏膜的修复至关重要。应多食用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这些食物质地柔软,不会对胃黏膜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还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同时,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胃黏膜的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以及粗糙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加重损伤。

2.避免刺激: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因素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措施。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产生直接的损害。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果必须服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注意胃部保暖,寒冷刺激可能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从而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3.药物治疗:根据胃黏膜损伤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果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黏膜损伤,会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这类药物可以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为胃黏膜的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还可能会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像铝碳酸镁,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害,促进胃黏膜的愈合。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根除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案。

4.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胃部检查有助于及时了解胃黏膜的修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常见的检查方法有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等情况,发现微小的病变。对于一些不适合做胃镜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医生能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胃黏膜得到有效的修复。

5.改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胃黏膜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胃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适当进行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功能,但要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减轻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进而影响胃部的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在整个胃黏膜修复过程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养。如果出现腹痛、腹胀、黑便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