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淤积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5.03.18 09:24

淤积性皮炎是由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皮肤炎症。长期静脉高压和血液淤积引起皮肤营养障碍,最终发展为慢性炎症反应。这种疾病常见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

淤积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静脉高压和微循环障碍有关。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静脉阻塞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力持续升高。高压状态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水肿。长期水肿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代谢产物堆积。这些病理改变刺激局部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皮肤红斑、瘙痒、色素沉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皮肤逐渐变薄、萎缩,出现湿疹样改变,严重时可形成溃疡。

预防和治疗淤积性皮炎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穿着医用弹力袜可有效减轻静脉高压。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出现皮肤破损或溃疡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静脉功能。对于静脉曲张明显或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咨询血管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监测静脉功能状态。通过积极预防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