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趾骨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30 23:51

趾骨痛可能与外伤导致骨折或软组织损伤、长期劳损引发炎症、关节炎累及趾关节、痛风结晶沉积刺激、趾骨结构异常如拇外翻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外伤导致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足部受到撞击、挤压或扭伤时,趾骨可能出现骨裂、断裂或周围韧带拉伤,表现为局部肿胀、淤血和活动受限。急性期需冷敷并固定患处,避免负重,严重时需影像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2.长期劳损引发炎症:长时间行走、站立或穿不合脚鞋子,趾骨周围肌腱、滑囊因反复摩擦出现无菌性炎症,疼痛多为隐痛或灼痛。减少活动并更换宽松软底鞋,局部热敷或外用活血药物可缓解症状。

3.关节炎累及趾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侵袭趾关节时,关节软骨退化,晨起僵硬且活动后疼痛加重。需通过药物控制原发病,辅以关节功能锻炼,避免畸形发展。

4.痛风结晶沉积刺激: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趾骨关节,引发剧烈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低嘌呤饮食、戒酒及降尿酸治疗是关键,急性期可冷敷并遵医嘱用药。

5.趾骨结构异常如拇外翻:先天畸形或穿鞋不当导致趾骨变形,局部凸起处长期受压形成疼痛和胼胝。矫正鞋垫或手术可改善力学分布,避免穿尖头高跟鞋。

趾骨痛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病因,日常注意足部保护,避免过度负荷。若持续疼痛或伴随红肿畸形,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针对性干预以防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