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病变引起的吗

2024.09.25 08:33

溃疡性结肠炎是由结肠病变引起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遗传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有该病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环境因素如饮食、吸烟、感染等也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免疫因素更是关键所在,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对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等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就会导致肠道炎症的发生和持续。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结肠发生病变,表现为连续性、弥漫性的炎症反应,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典型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也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正常的肠道菌群对于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当菌群失调时,可能会引发或加重炎症反应。而且,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疾病,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对肠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可能受损,使得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肠壁,进一步加重炎症。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出现肠道狭窄、穿孔、瘘管形成等并发症,甚至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以便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