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中医如何调理咽喉炎

2025.10.20 17:58

中医调理咽喉炎可通过清热利咽、滋阴润燥、疏风解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具体分析如下:

1.清热利咽:咽喉炎多因热毒壅滞,需用清热解毒类药物缓解症状。常用金银花、连翘、黄芩等药材,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效。可煎水代茶饮或制成含片,直接作用于咽喉局部。配合少商、商阳穴点刺放血,能快速泄热。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以防加重内热。

2.滋阴润燥:阴虚火旺型咽喉炎常见咽干灼痛,宜用沙参、麦冬、玄参等滋养肺肾之阴。可配伍蜂蜜或梨汁润燥,缓解黏膜干燥。夜间症状加重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调理。避免熬夜耗伤阴液,加重虚火。

3.疏风解表: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易诱发急性咽喉炎,需用薄荷、牛蒡子、桔梗等疏风清热。风寒者加紫苏叶、生姜散寒。配合风池、合谷穴按摩,促进邪气外透。发病初期及时干预,防止表邪入里化热。

4.活血化瘀:久病入络致气血瘀滞,咽喉暗红胀痛者,可用丹参、赤芍、桃仁等活血散结。局部贴敷栀子粉或醋调吴茱萸,改善循环。避免高声喊叫,减少黏膜充血。慢性患者需坚持调理,防止瘀久化热。

5.健脾祛湿:脾虚湿困型咽喉炎多伴痰黏感,需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化湿。陈皮、半夏可燥湿化痰,减少分泌物刺激。忌食生冷甜腻,以免助湿生痰。艾灸足三里、丰隆穴增强运化功能。

调理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淡盐水漱口可减轻炎症。情绪波动可能加重气机郁滞,需保持心态平和。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寒凉药物损伤脾胃。环境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减少咽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