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痛经怎么治疗才能好得彻底

2025.09.29 12:08

痛经可通过热敷缓解痉挛疼痛、服用中药调理气血、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刺激经络止痛、保持规律作息稳定内分泌。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缓解痉挛疼痛:下腹部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有效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使用热水袋或暖贴时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持续20-3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热敷时机建议在经前1-2天开始,每日2-3次。此法尤其适合伴随手脚冰凉的体质,能改善局部供氧并加速代谢废物排出。

2.服用中药调理气血:当归、川芎、白芍等药材配伍可活血化瘀,常用方剂如四物汤需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中药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选用,阴虚火旺者需配伍清热药物。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经期头两天可暂停用药。临床观察显示,规范用药后60%患者痛经程度降低50%以上。

3.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经期前一周进行快走、瑜伽等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能提升全身血氧饱和度。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经量增多。规律运动可增强腹肌力量,减少前列腺素分泌,长期坚持能使痛经发作频率下降40%。

4.针灸刺激经络止痛: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通过银针刺激调节任脉和肝经气血。每周治疗2-3次,3个月为疗程,总有效率约75%。针灸时机以经前5天开始最佳,经期可继续治疗但需减轻刺激强度。此法对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需由持证医师操作。

5.保持规律作息稳定内分泌:保证23点前入睡,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长期熬夜会扰乱褪黑素分泌,进而影响前列腺素代谢平衡。建立固定起床时间,午休不超过30分钟。临床数据显示,持续3个月规律作息可使经期不适感降低35%。

经期避免盆浴和游泳,防止感染风险。饮食需减少高盐食品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疼痛剧烈时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不可长期依赖止痛药物。记录每月经期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