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腔息肉到底是什么

2025.04.16 11:03

宫腔息肉是子宫内膜上生长的良性肿物,通常由子宫内膜组织过度增生形成,呈单个或多个,形状多样,大小不一。宫腔息肉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或子宫内膜损伤有关。虽然大多数宫腔息肉为良性,但部分可能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不孕或流产,需引起重视。

宫腔息肉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是主要诱因。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当增生过度时,可能形成息肉。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损伤或手术史也可能增加宫腔息肉的发生风险。宫腔息肉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则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或性交后出血。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宫腔息肉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宫腔息肉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宫腔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或病理活检。超声检查可初步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宫腔镜检查则能直接观察息肉的大小、位置和形态,并可在检查同时进行切除。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息肉生长,但效果有限;手术治疗则以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为主,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的首选方法。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情况。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术后建议尽早备孕,以减少息肉复发的风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积极治疗慢性炎症,有助于预防宫腔息肉的发生。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其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