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结核是怎么传染的

2025.03.11 11:56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结核菌也可以通过尘埃传播,当含有结核菌的痰液干燥后,细菌可附着在尘埃颗粒上,被人吸入肺部。

肺结核的传播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的患者,传染性最强。患者在未接受治疗或治疗初期,排菌量较大,传染风险较高。而潜伏性结核感染者或经过规范治疗的患者,传染性较低。传播风险还与接触的密切程度和环境通风情况有关。在密闭、拥挤、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结核菌更容易传播。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的人群,如家庭成员、同事等,感染风险较高。

预防肺结核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尽早接受规范治疗,以减少排菌量和传染性。患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扩散。其次,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开窗换气,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在公共场所或医疗机构,可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杀灭空气中的结核菌。易感人群应加强防护,如医务人员可佩戴N95口罩。对于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接种卡介苗可提高对结核病的免疫力,尤其是对儿童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有效预防,可以显著降低肺结核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