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女性出血性膀胱炎原因

2024.10.28 17:48

女性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主要有药物副作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化学物质刺激、泌尿系统结石。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膀胱黏膜产生损害,从而引发出血性膀胱炎。例如环磷酰胺,在体内经过肝脏代谢后,会产生丙烯醛等具有强刺激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可直接损伤膀胱黏膜的上皮细胞,使黏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在使用这类可能引起膀胱损伤的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2.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感染膀胱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如大肠杆菌侵入膀胱后,会在膀胱内大量繁殖,释放毒素,破坏膀胱黏膜的正常结构。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充血、水肿,严重时血管破裂就会出现出血现象。针对感染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3.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当累及膀胱时,免疫系统会将膀胱黏膜视为外来的有害物质进行攻击,导致膀胱黏膜受损,产生炎症和出血。对于这类病因,主要是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进行治疗,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4.化学物质刺激:女性的尿道相对较短,外界的化学物质更容易进入膀胱。例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染料、清洁剂等,这些物质进入膀胱后,会刺激膀胱黏膜,引起黏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出血。应尽量避免接触此类化学物质,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5.泌尿系统结石:当泌尿系统存在结石时,结石可能会划伤膀胱黏膜。例如膀胱结石在膀胱内移动时,其尖锐的边缘会不断摩擦膀胱黏膜,造成黏膜破损出血。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

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相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患上出血性膀胱炎。了解其病因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减少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