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治疗脑性瘫痪

2025.09.30 16:08

脑性瘫痪是一种由脑部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核心在于早期干预、长期康复训练及多学科协作,目标是最大限度提升运动能力、语言功能和认知水平,减轻并发症对生活的影响。

治疗脑性瘫痪需结合多种手段。康复训练是基础,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治疗,帮助改善肌肉控制、平衡能力和沟通技巧。药物如肌肉松弛剂可缓解痉挛,肉毒杆菌注射能暂时减轻局部肌肉僵硬。对于严重痉挛或关节变形,手术矫正可能必要,例如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DR或骨科手术。辅助器具如矫形器、轮椅等能增强行动独立性。心理支持和社会适应训练同样重要,帮助患者及家庭应对长期挑战。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个体化方案,定期评估进展并调整策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治疗手段,需整合医疗、教育和家庭支持。早期干预效果更佳,但任何年龄段均可从康复中获益。警惕并发症如癫痫、吞咽困难,需及时处理。家庭参与至关重要,日常训练需持续进行。治疗目标应现实可行,注重功能改善而非完全治愈。医疗团队需包括儿科、神经科、康复科等多领域专家,确保全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