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怎么办

2025.02.23 12:28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应对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支持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禁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禁食可以减少肠道负担,避免食物对病变肠道的进一步刺激,有助于肠道炎症的恢复。同时,禁食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通过静脉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以维持身体的基本代谢需求。

2.胃肠减压:胃肠减压能够引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有助于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减轻肠道的扩张和水肿,缓解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在胃肠减压过程中,要确保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抗感染:由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所以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可能的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广谱抗生素等。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给药,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4.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患者可能因呕吐、腹泻等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氯等,需要及时补充。同时,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有助于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促进病情的好转。

5.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如出现肠穿孔、大量肠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肠切除吻合术、肠造瘘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病变的肠段,控制病情的发展,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手术风险较高,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以及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等。

在治疗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家属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是否加重或缓解,以便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