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大脑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5.08.11 14:18

大脑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认知能力下降、语言障碍、情绪行为改变。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功能障碍:大脑损伤可能导致肢体无力、协调性下降或瘫痪。运动皮层或传导通路受损时,常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活动受限,表现为步态不稳、精细动作困难或肌肉张力异常。严重时可能出现痉挛性瘫痪,伴随腱反射亢进。部分情况下会出现不自主运动,如震颤或舞蹈样动作。

2.感觉异常:损伤涉及感觉皮层或神经传导路径时,可能出现触觉、痛觉、温度觉减退或过敏。部分患者出现异常感觉,如麻木、刺痛或蚁走感。特殊感觉如视觉、听觉也可能受影响,表现为视野缺损、复视或听力下降。感觉整合功能受损时,可能出现空间定位障碍或实体辨别困难。

3.认知能力下降:前额叶或颞叶损伤易导致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短期记忆丧失、定向力障碍或逻辑思维困难。抽象理解能力下降时,表现为计算、计划或问题解决能力受损。部分患者伴随知觉扭曲,如忽视一侧空间或无法识别熟悉物体。

4.语言障碍:优势半球损伤常引发失语症,表现为表达困难、理解障碍或命名错误。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不流畅,语法结构混乱;感觉性失语患者虽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无意义。部分患者出现读写障碍,或伴随构音器官运动失调导致发音含糊。

5.情绪行为改变:边缘系统或额叶损伤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或淡漠。部分患者出现病理性哭笑,情绪反应与情境不符。人格改变表现为冲动、缺乏自制力或社交行为失当。严重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大脑损伤后的康复需结合具体症状制定方案,早期干预尤为重要。避免过度刺激或疲劳,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功能恢复。家属应学习正确护理方法,防止并发症。定期评估功能状态,调整康复计划。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