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焦油性黑变病是一种什么病

2025.03.18 09:24

焦油性黑变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焦油类物质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长期暴露于焦油、沥青、煤焦油等化学物质的人群中,尤其是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人。焦油性黑变病的特征是皮肤出现深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通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臂等。病情严重时,可能伴有皮肤粗糙、干燥、瘙痒等症状,甚至可能发展为皮肤癌。

焦油性黑变病的发病机制与焦油类物质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有关。这些化合物具有光敏性和致突变性,长期接触后可通过皮肤吸收,导致黑色素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色素沉着。紫外线照射会加剧焦油类物质对皮肤的损害,加速色素沉着的形成。焦油性黑变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职业暴露史、临床表现以及皮肤病理检查。治疗方面,首先需要避免继续接触焦油类物质,同时可使用外用药物如氢醌霜、维A酸等来减轻色素沉着。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激光治疗或手术干预。

预防焦油性黑变病的关键在于减少与焦油类物质的接触。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焦油类物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皮肤,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使用防晒霜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定期进行皮肤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皮肤异常变化,有助于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已经出现焦油性黑变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并定期随访,防止病情恶化或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