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什么

2024.11.12 10:43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指新生儿吸入羊水、胎粪或乳汁等物质后,引起肺部化学性炎症反应或继发感染的一种疾病。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胎儿时期,如果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发生缺氧,就可能会导致胎儿呼吸运动加强,从而吸入羊水或胎粪。羊水或胎粪吸入后,可阻塞气道,并且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肺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另外,新生儿出生后,如果喂养不当,例如喂奶姿势不正确、喂奶速度过快、奶嘴孔过大等,都可能导致乳汁吸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

这种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较大。患病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青紫、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在诊断方面,医生通常会根据新生儿的病史,如是否有羊水污染、窒息史、喂养不当等,结合临床表现以及胸部X线等检查结果来明确诊断。在治疗上,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例如通过吸痰等方式清除吸入物,同时给予吸氧、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并且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