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秋季容易腹泻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2

秋季容易腹泻主要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腹部着凉、饮食不当、消化系统功能减弱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感染:秋季是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活跃的时期。这些病毒容易侵犯肠道黏膜,导致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影响肠道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从而引起腹泻。轮状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病毒感染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2.细菌感染:秋季气温变化较大,食物容易变质。如果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污染的食物,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刺激肠道,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导致腹泻。在食物的选择和处理上要格外小心,不吃变质食物,食物要充分煮熟。

3.腹部着凉:秋季昼夜温差大,夜间若不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保暖,着凉后会使肠蠕动加快。肠道正常的节律被打乱,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就容易出现腹泻。睡觉时应盖好被子,尤其是腹部,避免着凉。

4.饮食不当:秋季有很多丰富的食物,但如果暴饮暴食,或者食用过多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泻。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

5.消化系统功能减弱:随着秋季气温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减慢,消化系统的功能也会相对减弱。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可适当进行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在秋季,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规律的生活作息,这样有助于预防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