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咽鼓管堵塞怎么治愈

2025.10.20 17:58

咽鼓管堵塞可通过捏鼻鼓气法、使用减充血剂、热敷改善循环、咀嚼口香糖、手术置管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捏鼻鼓气法:捏住鼻孔闭口用力呼气,使气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利用气压差疏通堵塞。该方法安全简便,每日可重复多次,但需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损伤。鼻腔有急性炎症时禁用,防止将病原体带入中耳。

2.使用减充血剂:盐酸赛洛唑啉等鼻喷剂能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减轻咽鼓管开口处水肿。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避免药物性鼻炎。高血压患者慎用,可能引起血压波动。

3.热敷改善循环:40℃左右湿热毛巾敷于耳周及鼻根部,每次15分钟。热量促进咽鼓管周围肌肉松弛,加速淋巴回流消除肿胀。皮肤敏感者需防止烫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禁用。

4.咀嚼口香糖:频繁咀嚼动作带动咽鼓管周围肌肉运动,促进管腔开放。唾液分泌增加可刺激吞咽,进一步调节中耳压力。糖尿病患者需选择无糖型,避免龋齿风险。

5.手术置管治疗:全麻下切开鼓膜置入通气管,建立中耳与外界的临时通道。适用于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堵塞,术后需防止耳道进水,6-12个月后管道多可自行脱落。

出现耳鸣眩晕或持续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减少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前可提前做捏鼻鼓气练习,预防气压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