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额、腮窦炎中药治疗方法

2025.10.20 17:59

鼻、额、腮窦炎可采用辛夷散祛风通窍、苍耳子散化浊开闭、川芎茶调散活血止痛、黄芩清胆汤清热利湿、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具体分析如下:

1.辛夷散祛风通窍:辛夷散以辛夷、白芷为主药,辛温发散,善通鼻窍。鼻窦炎因风寒或风热侵袭,导致鼻塞流涕,辛夷散能疏散外邪,改善鼻腔通气。白芷协同辛夷增强祛风效果,细辛辅助温通经络,薄荷清凉解表。适用于急性鼻窦炎初期,症状以鼻塞、头痛为主。

2.苍耳子散化浊开闭:苍耳子散侧重化痰浊、开鼻窍。苍耳子辛散苦降,能化解鼻腔黏稠分泌物,配伍辛夷增强通窍作用。鼻窦炎迁延不愈,分泌物黏稠难出时适用。薄荷、白芷辅助清热散风,减少鼻腔黏膜肿胀。慢性鼻窦炎伴有黄浊鼻涕者效果显著。

3.川芎茶调散活血止痛:川芎茶调散以川芎为君药,活血行气,善治头痛。鼻窦炎引发额部或颧部胀痛,川芎能改善局部气血瘀滞。白芷、羌活助川芎散风止痛,薄荷清利头目。适用于鼻窦炎伴明显头痛,疼痛位置固定者。

4.黄芩清胆汤清热利湿:黄芩清胆汤针对肝胆湿热上攻引发的鼻窦炎。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柴胡疏肝利胆。鼻窦炎伴口苦、鼻涕黄绿黏稠时适用。湿热内蕴易导致黏膜充血肿胀,此方通过清肝胆湿热,减轻鼻腔炎症反应。

5.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玉屏风散以黄芪、白术健脾益气,防风固表御邪。鼻窦炎反复发作,体质虚弱者适用。黄芪增强卫外功能,减少外邪侵袭,白术健脾化湿,从根本改善鼻窦黏膜防御能力。

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不同体质和症状选用相应方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防止鼻腔黏膜进一步受损。保持鼻腔清洁,减少感染机会。用药期间观察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