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肺吸虫病

2024.11.20 19:44

肺吸虫病是一种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肺吸虫囊蚴的溪蟹、蝲蛄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肺吸虫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摄入了这些被感染的食物后,囊蚴在消化道内脱囊并发育为童虫,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可在各脏器间移行窜扰,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当童虫进入肺部时,会导致肺部病变,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还可能伴有胸痛、气急等表现。如果侵犯脑部,可引起头痛、癫痫、瘫痪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还可能累及肝脏、皮下组织等部位。

肺吸虫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较为常见。这种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肺吸虫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同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为了预防肺吸虫病的发生,应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等可能携带肺吸虫的食物,在食用这些食物时,一定要确保彻底煮熟,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肺吸虫病的认识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