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产后尿失禁是怎么导致的

2024.07.26 10:53

产后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比如分娩时盆底肌肉损伤、激素水平变化、产次增多、肥胖以及慢性咳嗽。具体分析如下:

1.分娩时盆底肌肉损伤: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阴道时会对盆底肌肉产生压迫,可能导致肌肉纤维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削弱盆底肌肉的支撑力,使得尿道不能完全闭合,从而导致尿失禁。

2.激素水平变化: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会影响盆底肌肉和尿道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尿失禁。

3.产次增多:随着产次的增多,盆底肌肉的损伤程度会逐渐加重。这是因为每次分娩都会对盆底肌肉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得尿失禁的风险增加。

4.肥胖:肥胖是产后尿失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的盆底肌肉承受更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肌肉损伤和功能减退。此外,肥胖还会增加妊娠和分娩的难度,进一步损伤盆底肌肉。

5.慢性咳嗽:慢性咳嗽会使腹压持续增加,对盆底肌肉产生压迫。长期的高腹压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从而引发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应引起广泛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注意保护盆底肌肉,预防尿失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