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吃茯苓可以排湿气吗

2025.07.08 08:31

茯苓确实具有一定的排湿气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主要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湿气重常表现为身体困重、水肿、舌苔厚腻等症状,茯苓通过促进体内水液代谢,帮助排出多余湿气,尤其适合脾虚湿盛的情况。现代研究也发现,茯苓中的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具有调节水盐代谢的作用。

茯苓排湿的机制与其归经特性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水湿,茯苓通过健脾增强脾胃功能,从根源上改善湿气生成;同时直接促进小便排出,减轻水肿。临床常与白术、泽泻等配伍,如经典方剂五苓散。湿气分为寒湿与湿热,茯苓性平,需搭配其他药物针对性调理——寒湿可加干姜,湿热配薏苡仁。食用方法多样,可煮粥、煲汤或代茶饮,推荐每日用量10-15克。

使用茯苓需注意体质辨证。阴虚火旺或无湿气者长期服用可能加重口干;肾虚引起的水肿需配伍补益药物。茯苓皮侧重利水,茯神偏安神,应根据症状选择。避免与米醋同食,可能影响药效。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手术前需停用以防增加出血风险。市场常见硫熏茯苓,选购时以断面细腻、无刺鼻气味为佳。若湿气症状持续或伴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