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咽鼓管堵塞会出现什么现象

2025.07.09 08:52

咽鼓管堵塞会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闷感、耳内疼痛或压迫感、耳鸣或嗡嗡声、头晕或平衡障碍、耳内积液或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听力下降或耳闷感:咽鼓管堵塞导致中耳腔压力失衡,外界声波传导受阻,听觉敏感度降低。耳闷感源于气压差使鼓膜内陷,患者常描述为耳朵被堵住或进水感。长时间堵塞可能引发传导性听力损失,需及时干预恢复通气功能。

2.耳内疼痛或压迫感:中耳腔负压刺激黏膜神经末梢,产生钝痛或刺痛,尤其在气压变化时加重。压迫感多因鼓膜受牵拉,严重时伴随颞部放射痛,易被误认为牙痛或头痛,需结合耳镜检查鉴别。

3.耳鸣或嗡嗡声:咽鼓管功能障碍使中耳肌肉异常收缩,或积液振动产生低频耳鸣。部分患者自述耳内有风声、机器轰鸣声,安静环境下尤为明显,但通常不伴随听力神经损伤。

4.头晕或平衡障碍:中耳压力异常影响内耳前庭功能,导致短暂眩晕或行走不稳。症状多见于快速体位变化时,如飞机起降或潜水,严重者可能伴随恶心呕吐,需排除其他前庭疾病。

5.耳内积液或感染:堵塞后中耳黏膜渗出液体积聚,形成浆液性积液,继发细菌感染可转为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多见,表现为耳道流脓、发热,反复发作可能造成鼓膜穿孔或粘连。

出现上述症状应避免用力擤鼻或自行穿刺鼓膜。保持鼻腔清洁,适当咀嚼或打哈欠有助于缓解轻度堵塞。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剧烈疼痛、高热,需尽快就医排查并发症。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耳道进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