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产后尿失禁怎么办

2025.04.10 08:07

产后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锻炼、中医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盆底肌锻炼:产后尿失禁的主要原因是盆底肌松弛,通过凯格尔运动等盆底肌锻炼可以有效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每天坚持进行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的训练,每次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长期坚持可以显著改善尿失禁症状。还可以结合瑜伽、普拉提等运动,进一步强化盆底肌功能。

2.中医调理:中医认为产后尿失禁与气血不足、肾气亏虚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来改善症状。常用的中药有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等,针灸则主要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通过调和气血、补肾固本,达到改善尿失禁的目的。中医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增强其收缩能力;生物反馈疗法则通过传感器监测盆底肌活动,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和控制盆底肌的收缩。这两种方法均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

4.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至中度的产后尿失禁,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和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膀胱过度活动,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产后尿失禁,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尿道中段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这些手术通过加强尿道和膀胱颈的支持结构,恢复其正常功能。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术后需注意护理和康复。

产后尿失禁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护理,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