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长期卧床会不会肾结石

2024.10.28 17:49

长期卧床有可能会引发肾结石。

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体活动量极少,这会导致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进入血液,血钙浓度升高。肾脏在过滤血液时,钙的排泄量也会相应增加,尿液中的钙含量增多,就容易在肾脏内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肾结石。同时,长期卧床还会使患者的尿液引流不畅,尿液在泌尿系统内潴留,这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而泌尿系统感染又会进一步影响尿液成分,促使结石的形成。另外,长期卧床患者的身体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尿液中的枸橼酸盐等抑制结石形成的物质分泌减少,也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从生理机制上进一步深入来看,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和尿液的正常排泄。而长期卧床者缺乏这种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平衡状态。肾脏内尿液中的成石物质浓度过高,晶体析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而且长期卧床患者通常饮水也相对较少,尿液处于浓缩状态,这使得尿液中的各种物质浓度进一步升高,更加有利于结石核心的形成和生长。再加上长期卧床可能伴随的一些基础疾病,如内分泌紊乱等,也会间接影响肾脏的代谢和尿液成分,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就使得长期卧床患者患肾结石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活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