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川崎病是怎么一回事

2025.09.18 16:35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或免疫反应异常有关。该病以持续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心脏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川崎病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超过5天,伴随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草莓舌、多形性皮疹及手足硬性水肿等。部分病例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疾病进展过程中,全身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易受炎症侵袭,形成动脉瘤或狭窄,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增多及炎症指标显著升高。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治疗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大剂量阿司匹林为主,可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

川崎病患儿需密切监测体温及心血管症状,治疗期间警惕免疫球蛋白过敏反应。恢复期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冠状动脉情况。若出现冠状动脉扩张,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限制剧烈运动。家长应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如再次发热或皮疹。疫苗接种需推迟至病情稳定后。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所有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保持患儿口腔及皮肤清洁,补充足够营养以支持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