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皮肤药物过敏该怎么办

2025.03.18 09:24

皮肤药物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并尽快就医寻求专业治疗。皮肤药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性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及时处理可以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确保安全。

皮肤药物过敏的处理首先需要明确过敏原,即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医时,医生会根据症状和用药史进行诊断,必要时进行皮肤测试或血液检查以确认过敏原。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和红肿,局部涂抹激素类药膏减轻炎症,严重时可能需要口服或注射激素类药物。如果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需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使用肾上腺素和静脉输液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替代药物,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在处理皮肤药物过敏时,需注意避免自行用药或随意更换药物,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新的过敏反应。就医时应详细告知医生用药史和过敏史,以便医生准确判断和处理。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并注意观察身体对药物的反应。如果出现轻微过敏症状,如局部红肿或瘙痒,可先停止使用药物并观察,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也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