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猩红热是什么病

2025.08.21 17:54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该病以急性咽喉炎、发热和特征性的皮疹为主要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一到两天内出现。猩红热的皮疹呈现为细小的红色点状,通常从躯干开始扩散到四肢,伴随有明显的皮肤剥落现象。虽然猩红热在现代医学中相对容易治疗,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释放的细菌可以被周围的人吸入。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或物品也可能导致传播。感染后,通常会出现高烧、喉咙痛、头痛、腹痛等症状,随后皮疹会逐渐显现。皮疹的颜色和分布特点是猩红热的诊断依据之一。医生通常会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诊断,快速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虽然大多数患者在接受适当治疗后会完全康复,但仍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等。

在预防猩红热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人群聚集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对于已确诊的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抗生素,并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以确保细菌完全清除。家庭成员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定期消毒常用物品,以防止交叉感染。对于学校和托儿所等集体环境,及时报告和处理感染病例,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猩红热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其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