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缓是不是心脏病

2024.09.10 18:14

心动过缓不一定就是心脏病。

心动过缓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低于正常范围。虽然很多心脏疾病可能会导致心动过缓,比如心肌梗死、心脏传导系统病变等,但并非所有的心动过缓都意味着患有心脏病。一些健康人,尤其是运动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等,心脏功能良好,心肌收缩有力,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心动过缓,且通常不会有明显的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脏病。睡眠状态下、低温环境等也可能引起心跳减慢。如果心动过缓伴有头晕、乏力、黑矇、晕厥等症状,或者是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尤其是原本心脏健康的人突然发生心动过缓,就需要高度警惕,可能是心脏出现了问题,如窦房结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电生理异常,或者是某些药物的影响,如服用过量的β受体阻滞剂等。

心动过缓并不一定等同于心脏病。当发现心动过缓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如果存在相关症状或有心脏疾病的疑虑,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明确原因。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无症状的生理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而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特别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措施来改善症状和预防不良后果。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睡眠等,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