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长期便血危害是什么

2025.01.14 18:05

长期便血可能导致贫血、引发感染、影响肠道功能、掩盖其他疾病、造成心理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1.导致贫血:长期便血会使人体慢性失血,如果失血量较多且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引发贫血。贫血会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正常功能,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袭。

2.引发感染:便血意味着肠道黏膜存在破损,这为细菌等病原体提供了入侵的途径。细菌在破损处繁殖,容易引发局部感染,如肛周脓肿等。如果感染进一步扩散,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影响肠道功能:长期便血往往反映肠道存在病变,这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肠道可能会出现蠕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会受到阻碍,使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状况。

4.掩盖其他疾病:便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如痔疮、肛裂、肠道肿瘤等。如果仅仅将便血归咎于常见的良性疾病,如痔疮,而不进行深入检查,可能会掩盖其他更严重疾病的存在,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机,如肠道肿瘤可能会在被忽视的情况下逐渐发展到晚期。

5.造成心理压力:长期便血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这种担忧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又会反过来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便血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一旦发现长期便血,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不要自行判断或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久坐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