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胃肠型过敏性紫癜怎么办

2024.11.25 13:06

胃肠型过敏性紫癜需及时就医、避免接触过敏原、调整饮食、进行药物治疗、注意休息。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胃肠型过敏性紫癜可能引起腹痛、呕吐、便血等严重症状,及时就医能准确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可通过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等判断是否累及肾脏等其他器官,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是关键。可能的过敏原包括食物如鱼虾、牛奶等、药物如青霉素等、花粉、尘螨等。通过详细回忆发病前接触史,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来确定,避免再次接触可防止病情加重或复发。

3.调整饮食:发病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及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蛋类等。可选择米粥、面条等食物,既能提供能量,又减轻胃肠负担。

4.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可减轻过敏反应;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对于腹痛、关节痛及严重的皮肤紫癜有较好疗效;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止血药物如酚磺乙胺等。

5.注意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减少体力消耗,因为劳累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休息时可减轻胃肠蠕动,缓解腹痛等不适症状。

在治疗胃肠型过敏性紫癜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腹痛是否加重、是否出现新的皮疹等,若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