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动脉瘤是怎么引起的

2024.12.31 08:14

脑动脉瘤的引起与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血流冲击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因素:先天性脑动脉壁薄弱是脑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动脉壁的中层存在先天性缺陷,导致局部血管壁结构薄弱。这种薄弱使得血管壁在血流的长期作用下容易向外膨出,形成动脉瘤。在一些家族性遗传病中,如遗传性结缔组织病,会增加先天性动脉壁异常的风险。对于存在先天性因素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如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2.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会发生动脉硬化改变。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等因素可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动脉硬化使动脉壁的弹性降低、内膜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变性坏死。这些变化导致动脉壁承受血流压力的能力下降,在血流的持续冲击下,血管壁局部薄弱处容易形成动脉瘤。积极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3.感染:某些感染性疾病可侵袭脑动脉壁,引发炎症反应。例如,细菌或真菌感染可破坏动脉壁的结构完整性。炎症会导致动脉壁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使动脉壁变得脆弱。当血流经过时,脆弱的血管壁容易膨出形成动脉瘤。对于感染引起的脑动脉瘤,关键在于及时控制感染源,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4.创伤:头部遭受严重的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可能直接损伤脑动脉壁。外力作用下,动脉壁的内膜、中膜或外膜可能出现撕裂、断裂等损伤。损伤后的动脉壁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薄弱区域,随着时间推移,在血流压力下逐渐发展为动脉瘤。在头部受伤后,应及时进行全面的脑部检查,包括脑血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血管损伤。

5.血流冲击:脑动脉的特殊解剖结构,如血管分叉处,血流方向和速度会发生改变,形成血流动力学的特殊区域。长期的血流冲击会使血管壁承受较大的压力。在血管壁局部存在薄弱点时,这种血流冲击力容易使薄弱点逐渐向外膨出,最终形成动脉瘤。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风险的人群,如患有脑血管畸形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脑血管状况,必要时进行干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等。避免头部受到不必要的外伤,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果有家族性脑血管疾病史,更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