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被老鼠咬了会得鼠疫吗

2025.08.21 17:54

被老鼠咬了并不一定会得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的动物体液传播。虽然老鼠是鼠疫的主要宿主之一,但并非所有被老鼠咬的情况都会导致感染。

鼠疫杆菌通常存在于老鼠及其他啮齿动物的体内,尤其是在它们的血液和体液中。当老鼠被感染时,跳蚤会叮咬它们并吸取血液,随后跳蚤可能会叮咬人类,从而传播病菌。直接接触被感染的老鼠或其排泄物、分泌物也可能导致感染。虽然被老鼠咬了可能引发一些健康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鼠疫。感染的风险与老鼠的健康状况、环境卫生以及个人的免疫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处理与老鼠接触的情况时,保持警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尽量避免与老鼠直接接触,尤其是在鼠疫流行的地区。如果发现老鼠或其巢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最好由专业的灭鼠公司处理。在清理过程中,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防止直接接触和吸入可能存在的病原体。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垃圾,封闭可能成为老鼠栖息地的缝隙和洞口,能够有效减少老鼠的滋生。若被老鼠咬伤,务必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对于鼠疫的预防,接种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高风险地区工作或生活的人群中,定期接种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了解鼠疫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有效降低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