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打石膏后疼怎么处理

2025.07.23 08:37

打石膏后疼痛可通过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冷敷缓解局部炎症和肿胀、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调整石膏松紧度避免压迫神经血管、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知。具体分析如下:

1.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将患肢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帮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每日保持抬高姿势不少于16小时,夜间可用枕头垫高。注意避免直接压迫石膏边缘,防止局部皮肤受损。抬高时需保持关节功能位,避免长时间悬空导致肌肉疲劳。若出现肢体麻木或颜色改变需立即调整姿势。

2.冷敷缓解局部炎症和肿胀:急性期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石膏两端裸露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操作。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渗出,同时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禁止将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慢性期疼痛可改用温热敷,但需确认无感染征象。

3.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创伤性炎症疼痛,可阻断前列腺素合成。阿片类药物仅限短期用于剧烈疼痛,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用药间隔。服药期间忌酒并注意观察胃肠反应。存在肝肾疾病或消化道溃疡病史者应主动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调整石膏松紧度避免压迫神经血管:如出现持续性胀痛或针刺感,可能提示石膏过紧。需及时就医检查肢体末梢血运和感觉功能。医生会通过切开减压窗或更换石膏来解除压迫。自行修剪石膏可能破坏固定效果,绝对禁止操作。特殊部位如足踝需维持90度功能位固定。

5.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知:通过音乐、阅读等方式转移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信号的关注。进行健侧肢体主动活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疼痛发作时采用腹式呼吸放松肌肉,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提升痛阈,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

石膏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用硬物搔抓内部皮肤。出现异常气味、持续发热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就诊。功能锻炼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