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控制

2025.04.27 16:26

妊娠期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整、适量运动、血糖监测、体重管理和药物干预进行控制。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整:妊娠期糖尿病控制的基础是合理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且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分5-6餐少量进食,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优先选择复合型碳水,搭配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定期咨询营养师调整食谱,避免过度限制热量影响胎儿发育。

2.适量运动:安全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或游泳。运动需避开空腹或胰岛素作用高峰时段,防止低血糖。有前置胎盘、早产风险等禁忌症者需遵医嘱。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剧烈或跌倒风险高的项目。

3.血糖监测:自我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是评估控制效果的关键,空腹血糖宜低于5.3mmol/L,餐后1小时低于7.8mmol/L,2小时低于6.7mmol/L。记录数据供医生调整方案,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需注意采血方法规范,避免误差影响判断。

4.体重管理:孕期增重需符合标准,肥胖者增重5-9kg,正常体重者11-16kg。过度增重加重胰岛素抵抗,需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每周称重并记录,避免短期内体重骤增。胎儿生长情况需超声监测,确保营养供给与血糖平衡。

5.药物干预:若饮食运动无法达标,需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透过胎盘,安全性高,根据血糖谱选择速效或长效剂型。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仅在特定情况使用,需严格评估风险。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糖和胎儿状况,及时调整剂量。

妊娠期糖尿病的综合管理需多学科协作,定期产检及内分泌科随访至关重要。控制目标为兼顾母婴安全,减少巨大儿、早产等并发症风险,产后仍需关注糖代谢异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