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息肉分别分为哪几种

2025.04.16 09:52

息肉根据形态和性质可分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具体分析如下:

1.增生性息肉:常见于消化道黏膜,尤其是结肠,属于良性病变,体积较小且表面光滑,通常无明显症状,多因黏膜细胞过度增生形成,与慢性炎症或刺激有关,极少恶变,定期随访即可。

2.炎症性息肉:多继发于慢性炎症或溃疡性病变,如肠炎或胃炎,息肉组织伴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形态不规则,可能随炎症消退而缩小,需结合原发病治疗,恶变风险较低但需警惕长期刺激。

3.腺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癌变潜能的肿瘤性息肉,分为管状、绒毛状及混合型,生长缓慢但体积较大时易恶变,内镜下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需定期复查以防复发或癌变。

4.错构瘤性息肉:由正常组织异常排列形成的非肿瘤性病变,常见于消化道或肺,多为先天性或遗传性因素导致,如黑斑息肉综合征,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但可能引起梗阻或出血需手术干预。

5.幼年性息肉:多见于儿童直肠或结肠,属良性错构瘤性病变,表面易溃烂出血,常因便血就诊,多数可自行脱落,较大或有症状者需内镜切除,预后良好且无明确恶变倾向。

息肉的类型与临床处理密切相关,明确诊断需结合病理检查及影像学评估,不同息肉的治疗策略和随访计划需个体化制定。